为庆祝党的生日,弘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水利精神,集团党委组织我们党员赴米山水库参观学习。2020年是米山水库建成60周年,我们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
展馆分为三个部分。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一部分——抉择。通过文件、照片、视频等形式,讲解人员全面的介绍了米山水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建设情况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从1958年10月25日,数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在母猪河畔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水库建设战役,他们靠着一双双手、一辆辆小推车和一张张铁锹,用486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注定造福人民,载入史册。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解说到米山水库是由17个自然村改造而成,一夜之间,所有村民不讲条件、不计代价的搬离了自己的故居,只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做的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内心为这17个村的村民们没有小我、只有大我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穿过一条几米长的碧蓝色走廊,我们来到了第二个展厅。在这里我看到了橱窗里老的照片儿,老的物件儿。充分的感受了60多年前,那一代水利人的艰苦和不易。在听到讲解员讲到自力更生版块时,我的内心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一代人的物质条件极差,没有工具,缺少生产资料,大家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清坝基、挖淤泥,但却没有过任何退缩,永远冲在第一线。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所以都说米山水库是“吃着窝窝头地瓜干儿,推着小推车”建起来的。在铭记历史,这个板块上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挂在墙上的一副巨型照片,那是1960年2月29日,6000多名建设者参加的水库竣工典礼时的合影,在英雄人物展区,展示着孙克军、李胜玉等11位老建设者的照片和事迹。在他们旁边的透明玻璃展柜里则摆满了老建设者们捐赠的各种获奖证书纪念章和奖章。60年前,他们用火热的青春谱写了水利建设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虽然我们不曾知晓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奋斗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对我们仍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在第三展厅,我们看到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史,一代代水利人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日夜奋战在一线,确保水库度讯工程安全和水质安全。随着城市发展,米山水库已成为威海文登重要的水源地,每天向威海供水30万立方米,向文登供水5万立方米,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饮水思源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作为水利事业的新鲜血液我们更应该坚守使命担当使命,继承发扬老一辈水利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参观结束后,我们所有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再次叩问入党初心,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通过此次参观米山水库展览馆,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如何立足岗位,不怕困难,尤其作为水务战线的一名新人,一定要学习老党员、老前辈的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工作中突破攻坚、奋发有为,做一名不愧于水务事业和这个伟大时代的合格共产党员!
文:于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