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的合格党员
4月22日,同心路社区负责人陪同市民许善英大姨,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雷锋精神传承发扬”的锦旗和一封亲手书写的感谢信送到市水务集团党委,对集团党委第七联合党支部党员姚俊帅同志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真挚感谢。原来,姚俊帅在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返回途中,捡到了许大姨的金手镯,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失主许善英。这个手镯她佩戴多年,不仅价值不菲,更具有纪念意义,有着很深的感情。“拾金不昧,特别是这么贵重的物品,以前只是在新闻里看到,现在自己亲身体验到这种正能量,我心里特别激动,真的非常感谢水务集团党委培养出这么好的党员,这么朴实的职工”,许大姨和社区负责人当着公司有关领导的面赞不绝口。
活跃在基层一线,用微笑拥抱一切。姚俊帅,一个出生于1991年的小伙子, 2009年参军入伍,先后学习过突击炮瞄准手、东风145驾驶等专业,他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曾三次获得“优秀士兵”的嘉奖,并于2012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年的军旅生涯使这名刚毕业的稚嫩小伙成长为了一名懂感恩、有责任、有担当的军人,也为他日后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风优良 吃苦耐劳
2014年,姚俊帅退伍后来到了威海市水务集团中心区供水公司管网科,成为一名普通的管网维修工。刚踏上新的岗位,他也和其他退伍军人一样有许多地方感到不适应,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网维修服务中,按部就班的处理繁琐的热线单子,熟悉着各项技能,小到工具的用途、管件的种类,大到管网的走向、阀门的分布,他总是用心去学,不懂就问。工作中他也是很好的传承了军人少说话多做事的优良传统,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还总是说:“我是党员,岁数也小,我来。”由于他性格腼腆,对同事又热情,管网维修的老师傅们都很喜欢他,很愿意教维修方法、技巧以及如何服务用户,没过多久他就熟悉了管网的业务,成为了行家里手。每年他所在的科室都能接到用户的表扬电话,称赞他工作态度好,维修及时,对疑难问题的解答认真专业、不厌其烦,深受辖区用户好评。
发明创造 提升效能
各项工作已经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了,这时候的他又开始潜心钻研工作上的创新发明。在一次维修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管件内部断裂里丝的剔除,一直以来大家都是手工用折断的钢锯条一点一点锯开,再用螺丝刀撬下来,这种操作需要在狭小的表井里蹲上个把钟头,直到腰酸背痛双脚发麻。这时他就想,可不可以发明一个便利的工具,可以快速剔除断丝呢?他在和自己的科长、同事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和支持。接下来的时间,他不知疲倦的画图、加工、实验、更换材料、更新工艺,请朋友帮忙铸造、试用,再改良、铸造、再试用,最终做出一个经久耐用的小工具,实现了一敲一拧一分钟剔除一个断丝,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017年,他自主设计制作的 “嵌入式断丝取出器”,深得同事们的好评,还成功申请到人生第一个实用新型专利。2018年这项专利获得威海市创新成果三等奖,年底他本人也荣获了水务集团“优秀职工”称号。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又陆续发明了许多小工具,有装在口袋里的迷你小钩子、有周转水表专用快速扳手、有应对狭小空间的而发明的专用小扳手等等,在他的带动下,逐渐激发了广大维修人员发明创造的激情。
多才多艺 乐于助人
工作中的他风风火火,而生活中的他却异常安静,是一个沉得下心的“能工巧匠”,平时空闲下来,喜欢做弹弓、马扎、烙葫芦,还能在鸡蛋上刻字,等等。同事们知道后,都纷纷往他索要,他也乐此不疲,向大家免费赠送。当看到网上有卖得很火的马皮包时,他就自己买皮,又备好了工具,自己在家缝制,他制作的皮包外型美观、结实耐用,可以用来装许多工具,在维修工作中非常实用,有同事看到了也想要,他就义务帮大家制作。
日常生活中,姚俊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当拾金不昧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是很朴实就说了一句,“这是应该的”。
这就是姚俊帅,一名基层党员,一个奋战在“精致”水务道路上最朴实的水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