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的新春佳节,一场无形的战疫在全中国蔓延。新型冠状病毒,这个陌生的名字打破了人声鼎沸,击散了人山人海。而就是这样一场未知的战争中,有一群为众人抱薪者,在凛冽寒冬中踽踽前行。
他是拉响疫情警报第一响的医生,是此次疫情的第一只“疫苗”——李文亮,一个普通的眼科医生,在疫情未在全国爆发前他便在班级群里提醒自己的同学要注意新冠肺炎的传染,同时还发布了病原体的筛查结果及病例的胸部CT。十几天后疫情大规模爆发,证实了他的话,但疫情也拦不住他奋斗在疫情一线的脚步,从感染到牺牲,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假如没有他拉响的第一声警报,便没有那么多人的预防,现在情况仍会和现在一样吗?
老骥状枥,志仍不衰。疫情最紧张时刻,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率领身后的科研团队抵达武汉,不眠不休,一次又一次面对镜头的哽咽中,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是大是大非前站起的中国脊梁。从非典到新冠他们长途跋涉,将民族大爱贯穿于自己的青春与暮年。我记得钟南山院士第一次接受采访时还是双鬓犹黑,而三月来临,本是万物复苏的时间,他的双鬓却已经斑白。他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我以为那是他们的保护色,却没想到这是他们向死神宣战的标志。
除了钟南山院士挤着运餐车,李兰娟院士不眠不休、废寝忘食,还有一行逆行者,从山川异城,来到同一个地方。同济医院一批批志愿者满员;留美学子转三次飞机飞往武汉;天南海北不同科室的医生写决心书请求调往;无数公益物资调往武汉;还有那些免费给医护人员送餐的老板;和在基层、火车站等地方检查的工作人员们。他们让我们相信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府者兴。
今年的春节,一桌团圆饭只有婆婆、闺女和我,丈夫被派往一线检查,但我知道,有一群人也和他一样在奋斗,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抢人。他们将山川异城书写成风月同天。在我们被困在家里时,有些人却被永远困在了冬天。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人身后,都牵挂着一个家庭,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也会毫无保留的支持他去一线,因为我们都相信没有一个逾越不过的冬天,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继续延续。希望四月武汉樱花烂漫,这座城市不再被按下暂停键,如往常那样,千千万万的人在树下看樱花,樱花在树上替那些永远留在冬天的人看人间四月。
望多年后能这样说起:已亥年末,庚子年春,荆楚天地疫,南山抵守江都,随白衣军数万众,九洲一心,尽心竭力,月余疫去,华灯初上,国泰民安,万国称赞。
愿江山莫负英雄泪,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记。
文: 陈娟